工商時報【邱誌勇】

從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成立與台北數位藝術節舉辦至今,歷經多任文化局長,從廖咸浩、李永萍、謝小蘊、劉維公、靜電機推薦倪重華到謝佩霓,數位藝術領域的藝文人士(藝術家、策展人、藝評人、藝術行政者)引領期盼,卻怎麼都盼不到一個得以永續經營的文化治理思維,更見不到一個能站穩立場、說服市議員,並捍衛台北市府創立數位藝術中心初衷的擔當;以致於,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即將面臨中斷經營的現實。

對比快速崛起的中國大陸,媒體藝術幾乎成為當今最熱門話題之一,北京從9月開始展開一系列「北京媒體藝術雙年展」,搭配2016北京國際設計周,強調「創新設計、建造未來」的核心命題,其中令人驚訝的是,一個相對傳統的中央美術學院也搭上這個潮流,積極與數位藝術全球性的發展接軌,同時獲得2017年德國B3動態影像雙年展中國藝術家動態影像作品的徵集承辦權。

另外,作為姐妹城市的上海,以10月為主軸,拉開為期1個月的多元展出,從傳統山水、抽象繪畫、時尚設計、電影藝術、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到當代的實驗性科技藝術展出應有盡有。

位處杭州的新媒體藝術行業媒體與資源共享平台(MANA)也積極在11月聯合中國最具影嚮力的財經媒體集團第一財經(CBN),籌辦「新、媒體、廚房油煙處理藝術與日常的探討」,邀集來自澳洲的Jeffrey Shaw、台灣的林俊廷、德國的Tobias Gremmler,以及當地的吳玨輝、戚山山、張慶紅等知名新媒體藝術家們,探討藝術、設計與科技協同創新的最新動態。

反觀台灣,十餘年來新世代在數位藝術創作的能量持續高漲,並達到國際級的創作水準;但執政者對於其發展應具備的文化政策、資源挹注,與合適的空間場域提供等面向都缺乏全盤性考量之下,在永續經營的精神面向上一直力有未殆。

積極籌備即將到來之數位藝術節的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目前更面臨行政官僚主義下的要脅迫害,忽視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存在的必要性在於提供創意發想與實驗創作的育成平台,以發展新藝術形式為任務,扮演輔導、創新創業與傳遞新思維的重要靜電排油煙機基地。更可悲的是,北市政府不願為自己十年來的文化施政負責,先是違法拖延續約之責,隨後透過非專業評審團的「館所評鑑不合格」為藉口,污衊維運團隊艱辛經營的事實,更因地方勢力覬覦該中心館舍空間的使用價值,以及特定市議員失焦的績效督導下,面臨罰款與解約結束經營的窘境。

如今,人們終於見識到白色力量如何為了選票向地方勢力低頭,又如何將台灣唯一的數位藝術重鎮摧毀殆盡。當文化局長謝佩霓以公開信的方式向市民交代請辭獲准的消息之際,在文末細數其完成的功績之時,卻忘記了將「關掉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列為事蹟之一。

(本文作者為台灣科技藝術學會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文化與創意學院署理院長)

D4CEDB189B363DEC
arrow
arrow

    txu56n9xk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